牧者心聲

崇拜也有「客服」嗎?
日期﹕2017年09月29日
 
在2016至17年,友愛堂多設立了三堂崇拜,分別是2016年9月成立的 Light Worship(晚堂崇拜)、2017年4月成立的 YO Worship(外校生崇拜),還有2017年9月成立的黃金聚會點。現在,我們有六堂崇拜四個點,真叫人期待教會在未來的發展,冀盼福音可以遍傳得更遠!

我們的六堂崇拜各有特色,也有相應的崇拜群聚,例如活力崇拜和YO Worship的「常客」是中學生,Light Worship則以大專及初職的弟兄姊妹為主,黃金聚會點就希望能吸引青山公路一帶的人。在許多的不同中,一個合乎聖經的崇拜應該如何奠定基腳呢?其實我們每星期上崇拜為的是甚麼呢?

我們或許也聽過崇拜是神人相遇的時刻。每星期我們都期待著那神聖60至90分鐘的來臨。既是如此珍貴,所以人們對崇拜的要求很高!講道要精彩感動、音響調節要準確、司事傳奉獻袋要恭謹、投影不可以有錯字或誤點、領詩唱歌不可以走調⋯⋯倘若稍有不足,而崇拜又設有客戶服務熱線,每星期接線生都應該忙個不停吧!但在眾多的要求中,人仿佛省略了對崇拜者(自己)的要求。

崇拜是神人相遇的時刻,其重點是,崇拜是源於神的位格和神的工作,始於神的邀請。在崇拜中,崇拜者的焦點應該放在神是誰,而不是我們是誰。如果在崇拜中,我們只是考量崇拜中的詩歌、信息有沒有呼應到我們的景況,而沒有讓我們更多更深的考慮到神是誰,或許,我們就混亂了神設立崇拜的心意。從舊約到新約,崇拜都始於神對人的救贖工作。舊約中的以色列民在崇拜中不停的重述「出埃及事件」,透過守逾越節去紀念神拯救他們的作為。神的拯救與人的回應成了神人相遇的互動;新約的信徒群體在崇拜中著重聖道與聖禮(word and table),他們講的是基督拯救的福音,守的是慶祝基督復活得勝的犧牲與救贖的聖餐。基督的救贖與人的相信接受就成了神人相遇的互動。所以,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時期,以致於今天,崇拜都是由神主動開啟的,崇拜的焦點也都在祂的作為。因著神的屬性,祂主動介入拯救祂所愛的子民,而人對於神的作為作出回應,這就是崇拜。

如果我們都認清了崇拜是甚麼,這個星期當我們再一次進到殿中朝見神,我們的準備就不只是崇拜開首的幾分鐘,而是我們一路走來經歷過神的作為,由信主至今對神的認識。陶恕(A. W. Tozer)曾這樣形容:「敬拜者心中的神越偉大,他的崇拜便越純淨,反之亦然。我們彷彿受著靈魂裡一條神秘法則所影響,會漸漸向自己所想像的神明形象靠攏。」崇拜不能只建基於人的感受和經驗,不然,我們所敬拜的神就只受限於我們的經歷。崇拜必須以聖經中的神為根基。當我們知道崇拜的主角是誰,經歷過祂在我們身上的救贖工作,我們上崇拜應該都不敢怠慢。關手機、不打瞌睡、穿著合宜、大聲讚美、同應阿門、安靜專心⋯⋯這些都不再是規矩,而是每個崇拜者對神的基本回應。

參考書目:
卓俐〔Constance M. Cherry〕。《建構崇拜: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The Worship Architect: A Blueprint for Designing Culturally Relevant and Biblically Faithful Services)。劉凝慧譯。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7。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