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花開花落
日期﹕2021年06月25日
 
傳道書的作者,不厭其煩地論及日光之下的虛空,似乎不論人如何努力,也無法挽救不斷落陷的世界。即或偶爾有所改善,很快又會落陷,人的良好願景最後也只能落在虛空、捕風的無限輪迴之中。這份難以推翻的晦暗氣氛,濃濃的包圍著傳道書的作者,同時也令傳道書無奈地蒙上消極、灰暗的色彩。

不過,如果萬物真的只能是虛空,那麼神看萬事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如何理解?總沒理由神看虛空是美好的吧。這矛盾,便成為了傳道書最矚目的標誌。而如何在虛空的天網中找到不虛空?如何調節那矛盾?便成為傳道書作者留給每個讀者的挑戰。

有人指出,既然人可以享受勞碌得來的成果,那份存於當下的「享受」不就是實實在在的嗎?人只要著眼當下,享受當得的份,便是不虛空。在被虛空牢牢抓住的日光之下的世界,唯有這存於當下的享受,能跳出虛空的無限魔咒。

如真是這樣,那是否意味著傳道書講,萬事萬物必然虛空的世界觀不成立?斷乎不是。如虛空是必然,那是否意味著人不能享受當下?當然不是。那麼如何看待這矛盾?拆解矛盾的關鍵在於時間。虛空之所以成立,是人意圖把當下的美好無限延伸,期望美好能長存。這期望帶來了必然的虛空,因時間從未在人手中,人完全掌握不了。


花開無限美,但當想到花落有時,眼前的「美」頓成嗟嘆,這便是虛空;假如,人在花開時專心欣賞,待花落時亦誠意哀悼,這份專注眼前當下,便打破了由現在跳躍至未來的虛空必然性。

另外,既然花落後有花開,那份哀傷是否多餘?既然花開會有花落,那麼賞花的喜悅在那裡?這份虛無主義的氛圍,同樣可以用存於當下的享受來破解,重點仍是把當下投射將來,避免未知的將來被已知的過去來定義。

由此觀之,傳道書的虛空只是客觀描述世界的現況,但無意鼓吹虛無,反而鼓勵不住的在小事上享受,在虛空中體現不虛空的實在。

註:特別鳴謝潘曉雲傳道,有關在虛空確立小確幸的看法,更理順了虛空中有不虛空的可能性,令傳道書的積極面得以看見。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