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明知不敢問與明知故問
日期﹕2022年04月22日
 
復活節過後,從隔離的日子走出來,我們該如何重拾自己的信仰生活?這段日子,透過默想約翰福音二十一章,我一直都在思考這條問題。

約翰福音二十一章是耶穌與彼得重遇的故事,對上一次他們單獨的對話已經要翻到第十三章。那時,彼得對耶穌說:「我願意為祢捨命」。耶穌回答說:「你要三次不認我」(十三37-38)。第十八章記載彼得在大祭司園子的炭火面前三次不認主(十八18)。自此,彼得就開始自我隔離,直到二十一章,彼得才與耶穌重遇。

彼得重遇耶穌的經過,圍繞着兩條問題發展。第一條問題是彼得想問耶穌一條「明知想問又不敢問」的問題 —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祢是誰?」因為知道是主(二十一12)。

彼得(門徒)一方面明明知道耶穌是主,但另一方面仍然想詢問祂,卻又不敢問。那麼既然彼得知道,又何必要問?既然想問,又為何不敢?

要知道,故事是發生於炭火前,耶穌帶着魚和餅,與彼得(及門徒)吃早餐(二十一9)。彼得望着魚和餅,想起昔日耶穌所行的五餅二魚神蹟 — 在耶穌行神蹟過後,彼得曾滿有信心向耶穌說:「主啊,祢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六68);另一方面,彼得望着炭火,又想起昔日曾在炭火面前三次不認主的自己。他望着與主相遇的魚和餅,同時看見自己曾背叛耶穌的火種。他既知道耶穌是主,但又對過往跌倒的自己以及未知的將來有所疑惑。在信心與疑惑之間躊躇,彼得不敢問,欲言又止、支吾以對,如同卡在沼澤地一樣。

耶穌洞悉彼得的心意,於是問他另外一條問題。這是一條「明知故問」的問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耶穌是全知全能,當然知道答案。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彼得也知道耶穌早已知道:「主呀,是的,祢知道」、「主祢是無所不知」。我認為彼得「知道主知道」的宣認比彼得「愛與不愛」的回應來得更震撼。

彼得認清耶穌早已經「起了自己底」,耶穌甚至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彼得也知道耶穌即使看透他的信心與疑惑,仍然定意愛他。彼得發現眼前的耶穌如同詩篇一百三十九篇的神一樣「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彼得知道耶穌早已經知道,並且他也放心讓耶穌知道自己。正因如此,彼得得以透過愛的回應,從沼澤地繼續前行。

因為知道主已經知道,就能夠帶着基督的愛,並矢志回應基督的愛,闖向未知的將來。這是彼得隔離後與耶穌重遇的故事。求主也讓我們如此經歷。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