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羔羊的彌賽亞符號 - 受苦節的篇章
日期﹕2020年04月09日
 
太人的出埃及經驗
在猶太人固有印象中,出埃及是一場十分重要的信仰經歷,默然不語的上帝,第一次透過代言人摩西,走在猶太人中間,一起面對當時地上最強的帝王,以半神自居的法老。當摩西全勝法老,猶太人首次主觀經驗了上帝的大能,確認了上帝實實在在比地上最強的君王法老,和他背後的所謂諸神強太多了。這是猶太人的出埃及經驗。

這埃及經驗,總結融入在猶太最重要的逾越節當中,被世世代代的猶太人紀念著。所謂逾越,是指十災中最後一災殺長子的事。當時猶太人聽了摩西轉述神的吩咐,用羊血塗在門楣上,保護了猶太人不受埃及全地長子被殺的災害。此事之後,猶太人真的自由了,可以離開為奴的埃及,回到神應許的土地。逃過死亡,並得自由,是猶太人日後對彌賽亞的拯救,賦予的最高期望。

以羔羊的死,換來人能跨越死亡的審判,得以進入神的應許,是彌賽亞描述中最主要的核心的部份。

信、謹守、得救
羔羊為何要死?為何只有血才能成為猶太人避禍的記號?這等問題,在舊約中沒有任何解答。猶太人在節期紀念中,一步到位的,直接把羔羊的血成了救人脫離死亡審判的工具。加上世世代代的獻祭,早已賦予羔羊替人頂罪的圖像,令羔羊彌賽亞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在猶太人逾越節的經驗中,逃避神的審判有兩樣很重要的條件,就是:
一、 相信並敬畏神的審判
二、 跟隨神的吩咐

只有相信神的審判真的會出現(神會擊殺一切頭生的),人才有動力跟隨神的吩咐(把羔羊的血塗在門楣上)。於是,相信神和謹守神吩咐,便成了猶太人逾越節經驗的重點。當然,耶穌的主動流血,與出埃及時被殺的羔羊,在意義上有很大的分別。

是祭牲又是祭司的矛盾
猶太人獻祭求贖罪,一向有流血的傳統。耶穌既是被獻的祭牲,同時又是主持祭祀的祭司。既是祭牲又是祭司,所以啟示錄5章的形容是:站立的羔羊。彌賽亞的羔羊傳統在耶穌主持聖餐時,形象化地形容被掰開的餅是祂的身體,為世人掰開。祭司耶穌親自把自己的身體掰開,分給眾人,聖餐是把耶穌既是祭司又是祭牲的特殊性最具體的展示出來。

不論猶太傳統上給予羔羊怎樣的意義,羔羊的審判,重點落在曾被殺的身上。因此,羔羊之所以成為審判者,並不因為其人畜無害的善良本相,而在其曾被殺的事實上。「曾被殺的羔羊」第一樣聯想到的自然是祭牲,但打開書卷,施行審判/拯救,卻又偏偏是祭司的角色。只有流血的祭牲,才能釋去神的憤怒;只有在神面前站立的祭司,才能獻祭,這本是猶太千百年來熟悉的祭司傳統,只是這次把祭司和祭牲合而為一的描述,卻令受制於傳統下的猶太人一時間轉不過來。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