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鼴鼠
日期﹕2020年09月11日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3:19-20)

鼴鼠(Mole)是在地下生活的食蟲類動物,可以說牠從來沒見過天日。本來,鼴鼠在年幼的時候,眼睛還是很大的,但隨著身體的成長,眼睛便逐漸變小,最後就隱藏在皮膚的下面,視力完全退化,最後只剩下稍稍能分辨出明暗的功能而已。

在「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基礎下,鼴鼠就是為了能適應在地底下生存,牠的「進化」就是選擇將視覺「退化」。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為求生存而放棄自身原有的器官或功能,這都是常見的事。但我們怎能想像得到,活在今時今日21世紀的香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可能我們也要像鼴鼠一樣作出選擇,為了讓自己能繼續在香港生存下去,將自己的眼睛「進化」,變得只能專注在自己的飯碗和利益;另一方面,就要讓自己的耳朵「退化」下來,對真理、真相充耳不聞,總之放棄一切不能為我們生活帶來好處的價值觀,包括放棄我們的信實和良知,甚或乎我們的信仰。

弟兄姊妹,當基督徒面對社會不公義和黑暗時,我們是否就只能躲在教會內默不作聲,盲目依附這荒謬世道的標準委曲地活下去呢?答案「當然不是」!

約翰福音1:5提到︰「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經文中的「光」是指耶穌基督,亦可指真理。光與暗是一個對立面,所有的謊言和邪惡的權勢在真理面前都站不住腳。我們基督徒本來就有著光明之子的身份,面對黑暗和不義理應仗義執言,不作盲目的附和。

但現實是殘酷的,此時此刻或許我們都已經被威嚇和恐懼壓迫得喘不過氣來,在生活中充斥著無力感。弟兄姊妹千萬不要灰心,我們仍要緊記,縱然惡人當道、外在環境雖然險惡,但絕不能奪去我們光明之子的身份和使命,我們應當謹慎自守,不要貪圖片刻的安逸和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對美善、對公義的追求。

在此以網上一篇文章來彼此勉勵:「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因為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卻不可扭曲如蛆蟲」。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日假如你(心靈)累了,就在主的懷內稍作休息,「Be Still」 等候神的安慰與醫治,面對逆境我們可以有眼淚、可以有失望,但千萬不要為著生存,而將自己的靈性、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退化下來,選擇躲到地底下委曲求全。深願主親自擦乾我們的眼淚,願主快來,阿們。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