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見字飲水
日期﹕2021年09月03日
 
神感動人前去幫助大衛,這些人都是很強的勇士,而在打仗的過程中,大衛主動說了一句話:「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代上11:17) 這句是歷代志上11-12章當中唯一一句大衛所說的話,原文直譯:「誰使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給我喝?」所以這不是一句自言自語的「甚願」,而是直接向身邊的勇士作出吩咐。

為何大衛想飲水?我們需要認識當時的地理。當時大衛在亞杜蘭洞,位於耶路撒冷西南的一個地方,而伯利恆位於耶路撒冷的東南以下,非利士人當時在利乏音谷,位於耶路撒冷的西南部,正正是亞杜蘭洞與伯利恆之間。利乏音谷又稱巨人谷,非利士人多次在這谷對大衛進行軍事行動,當軍隊散佈此谷之後,便切斷耶路撒冷的水源,耶路撒冷便可以說沒有水源,而這谷也是很肥沃,有豐富的農作收成。可是,就算耶路撒冷沒有水源,身處在亞杜蘭洞的大衛卻應該安全有水源,因為亞杜蘭屬於綠洲,有足夠的水,為何還要去伯利恆去打水?這是因為這井是屬於自己鄉下的井。

當時的人要飲水有兩個方法,第一是溪水,第二便是井水。可是,在伯利恆沒有溪水,當地人只可以挖掘井水,若果成功挖掘到井水,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因為這將成為那人的私人財產。因此,大衛要喝伯利恆城門旁的水,相信這是大衛或他家族本來的財產,就算眼前有非利士人的軍隊,也決意兌現自己對這井的屬有權。就算自己有溪水可飲,也要飲用自己井的水,這是一種宣示主權的說話。大衛的一句說明了他是主人,是這井的主人;在問「誰」這問題的同時,也說明了自己是這些「誰」的主人。

三個勇士突破非利士人的防營,去到伯利恆取井裡的水,打水到大衛那裡給他喝,可是大衛卻不渴,把這水奠給耶和華,並說:「我的神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代上11:19) 這三個勇士都是大衛的「鐵粉」,主動成為大衛口中的「誰」去伯利恆取井裡的水,他們的行為表達了對大衛的忠誠,甚至去到一個忠誠至死的地步。然而他們的行動卻在耶和華設定那種幫助大衛的大場景中顯出意義,叫我們同時明白這個行動也是一種回應神對大衛的幫助。這樣,神的召命與人的元素糾纏在一起,成為不能分開的局面,大衛的私心卻混合在三個勇士的忠誠與委身,以致我們實在很難分清楚這三位勇士到底是服事神還是服事人,因為兩者的動機往往不是對立,也很難分辨出來。

然而,大衛之後的行為,卻在這糾纏不清的微妙中破立了一道清楚的界線,而這界線卻在「接受飲水」與「不接受飲水」的決定中找出第三個可能。若果大衛「接受飲水」,他便等於接受自己成為這三個勇士的主人,用飲水來定義自己才是老闆,但這卻難免給人一種操控部下的感覺;若果大衛「不接受飲水」,便等於拒絕了這三個勇士的誠意,浪費了他們的好意,可能因此帶來政治及效忠的危機。在這兩難的情況之下,大衛決定把這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並說明他們所打的水是他們的血,代表若果大衛飲水,便等於飲血。

在利未記17:11節說明「血就是生命」,所以以色列民不可以吃血。既然血是生命,那麼吃血的行為便等於把生命的主權歸給吃血的人,令自己成為生命之主,同時否定了耶和華作為生命之主。大衛把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一方面是根據宰殺動物時放血的做法,把生命歸給耶和華,另一方面卻以此說明這三個勇士所打來的水是用來奉給耶和華,而不是奉給大衛自己,讓這三位勇士明白他們前來幫助大衛的重點就是服事耶和華。因此,大衛成功化解了一個危機,把危機成為轉機。

歷代志上12:22節:「那時,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以致成了大軍,如神的軍一樣。」這是神的軍,不是人的軍,我們豈能私有化神的軍隊,視自己為老闆,然後其他跟隨你的人便是粉絲呢?

飲水,可以是存在感與權力的宣示;但飲水,卻應該是神主權的宣認。宣示或宣認,有可能是一線之差。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