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認識友愛
本堂介紹
信仰立場
同工介紹
聯絡我們
奉獻指引(1/4/2023起)
颱風及暴雨安排
聚會時間
崇拜聚會
崇拜公約
講道下載
崇拜事奉名單
團契聚會
活動及講座
家訊消息
家訊消息
牧者心聲
屬靈文章
書籍推介
代禱事項
場地預約
教牧事工
友愛堂
友愛鄰舍服務
黃金聚會點
成人區
青成區
青少年區
兒童部
崇拜部
聖樂部
信徒培育部
圖書部
傳道部
差傳部
資訊科技部
各牧區架構圖
各部門架構圖
活動及報名
行事暦
活動回顧
活動及講座
聯絡我們
牧者心聲
白日之下的信仰
日期﹕2023年12月07日
近日看了電影《白日之下》,故事講述一名仍保有道德義心的記者,發現一間殘疾院舍中不為人知的黑暗事情。雖力圖求真、秉持公義,卻不得不接受無法改變世界的現實。當中有兩句對白特別表達出這份無奈:「你以為可以改變世界?」、「善未必有善報,惡未必有惡報」,道出人具有理想的努力,對於白日之下的黑暗角落,有時好像是徒勞無功。
電影之所以引起共鳴,或許因它某程度呈現了我們所經驗的現實。把眼光拉闊一些,或許古今中外不乏人對這些世事的經歷。早在聖經時代已經有所觀察,約伯記記述了一個不合常理的受苦故事,傳道書也講述了「日光之下」的無常人生。聖經似乎肯定我們在現世生活中是會遇見無常甚或異常的事。傳道者更直白說:「你若在一個地區看見窮人受欺壓,公義公平被掠奪,不要因此驚奇。」(五8;和修本)
聖經沒迴避呈現現世的黑暗面,卻沒停留在一種躺平式的犬儒態度。日光之下的「虛空」固然是傳道書的主題,卻鮮有注意到書中也多次提到日光之下的「好/善」(good),當中三處的表達特別有意思。
第一個表達是二章24節的「使他們看見自己勞力中的好」(make themselves see good in their labor;原文直譯)。作為首兩章的結語,傳道者勸籲讀者在日光之下「看見好」(see good)。值得留意的是,這裡所用的是「使自己看見」,意味這種看見不是感官被動的接收,而是人主動的意願選擇 ― 人選擇看見,所選擇看見的是自己所付出的美好。當無可避免看見日光之下的虛空,以及現世中反常的事,這種出於選擇的看見,讓我們能夠肯定自己所付出努力的意義,不必為所做的一件美事而感愧疚,因這原是好的。
第二個表達是三章12節的「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行善」(do good in their life;原文直譯)。當宣稱了「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三11),傳道者從神已做的事轉而論到人所當做的事,就是在活著時「做好」(do good)。這個表達在舊約中常有道德方面的含義,意指為他人生命盡上行善的義務。因此,這不是保身式的「做好自己」,卻是為他者的承擔和成全。我們能夠在日光之下為人有所為,是因神先為日光之下的我們有所為。白日之下雖有黑暗,人卻仍(只)能在活著時為他人成就美事,帶來光明。
第三個用上「好/善」的表達是在七章14節:「順利時要喜樂,患難時當思考;因神使這兩樣都發生」。「喜樂」原文直譯是「在好中」(be in good),這表達在舊約中只在這裡出現。若 see good 和 do good 所說的是關於人的所作(doing),be in good 所表達的則是人的所是(being)― 能以真實面對每一刻活著的當下,包括好的時候和不好的時候、好的境況和不好的境況、好的處境和不好的處境。在傳道者眼中,順利和患難都是神所允許、使其發生在人生中;「真實的生命」當能容納生命中的張力,在日光之下的矛盾中 be in good。
撰寫此文之際,正值教會傳統的將臨節期,提醒我們,我們仍然身處於不完美的世界中,仍生活在「已然未然」的白日之下,等待那位太初之時創造世界,並在終末將更新萬有的主再臨。日光之下,「看見好」、「做好」、「在好中」。以馬內利。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