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不再自憐
日期﹕2024年01月12日
 
《詩篇77篇》
1 我要向神發聲呼求,我向神發聲,祂必留心聽我。
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3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細拉)
4 你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
5 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6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
7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8 難道祂的慈愛永遠窮盡,祂的應許世世廢棄嗎?
9 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嗎?(細拉)
10 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
11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
12 我也要思想祢的經營,默念祢的作為。
13 神啊,祢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神呢?
14 祢是行奇事的神,祢曾在列邦中彰顯祢的能力。
15 祢曾用祢的膀臂贖了祢的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細拉)
16 神啊,諸水見祢,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
17 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祢的箭也飛行四方。
18 祢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
19 祢的道在海中,祢的路在大水中,祢的腳蹤無人知道。
20 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詩篇77篇大致可分為兩段,分別是哀歌(1-9節)和讚美(10-20節)。第一部分是詩人為了自身的問題而悲鳴,第二部分則是他向神獻上稱頌。兩部分明顯有強烈的對比。

第一部分記述詩人在困境中尋求主,並向神禱告,但是,他越反覆思想,心靈越是煩亂不安。詩人受困到一個地步,不能入睡,且不能言,開始「收埋自己」,不想與人對話。詩人就是這樣把自己困在憂悶當中。
為何詩人在困難中尋求主,不但得不到安慰,反之煩燥不安呢?詩人又為何想念神,卻越想越無望,且遠離人群,並封閉自己呢?從7-9節中詩人對神的質問,我們得知詩人期待神挪去他的困難,但神並沒有按他的祈願,使他脫離苦海。詩人既知道神是施恩典又慈愛的神,但他在現實生活中,經驗不到神的憐憫和開恩,所以他心靈煩亂不安,甚至夜不能眠。

雖然神沒有為詩人除掉困難,但是神並沒有離棄他。第二節提到詩人「不肯受安慰」,讓我們知道不是神沒有安慰他,而是詩人執迷不悟;再加上第四節有這樣的描述:「祢叫我不能閉眼」,表達出詩人將責任推向神。他更將現在自身的艱難與往日祖宗在埃及的坎坷(5-6節)聯結起來,認定自己來自困苦族群,就注定苦命。詩人進入一個自憐的狀態,讓自己停留在悲苦當中,他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他聚焦在自己的苦難,對神的安慰充耳不聞。

當人身處苦難中,感到沮喪、無奈、心情低落都十分合理,亦是人之常情。勇於面對的人,不會視之不理或拒絕承認,相反,他們會正視所經歷的事情,接納種種的感受,同時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主,看見主的恩典和同行者,勇敢地面對苦困,一步步走出陰霾。然而,自憐的人只看見「困境」,並將「困難」無限放大,長期將自己浸淫於悲苦,又把自己困在牢籠、無助、無望、無力和無奈中,彷彿自己就是悲劇的主角,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如此「命苦」,他們又拒絕從神或人而來的安慰和力量,以此換取同情與關注。

詩篇的第二部份充滿讚美,究竟詩人如何從自憐中走出來的呢?如何從自憐者成為敬拜者呢?

我們從11-12節便得知答案。詩人說:「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祢的經營,默念祢的作為。」這裡出現了四個動詞:提說、記念、思想、默念。這四個動詞在前一段已經出現過,就是想念、沉吟、追想和想起(3-6節),但詩人之前的默想和靜思,是專注於自身悲慘的際遇,浸淫在自己負面的感受,沒有專注於神的作為;而當詩人轉念思想神的作為,就是耶和華帶領他祖宗出埃及的奇事(第15節),他就從埋怨神轉變為讚美神。

當詩人默念神拯救他的祖宗出埃及的境況(16-20節),他就發現神是聖潔且滿有大能的神(13節)。當日紅海分開,他的祖宗走在乾地上,就好像水害怕神的能力而驚惶分開,深淵也因戰抖而展露,神的偉大權能連天上的水,天地間各樣的受造物都一起呼應。詩人赫然發現,神的意念(「神的道」、「神的路」和「神的腳蹤」)是有限的人不能測透的。當詩人思想和默念神偉大和慈愛的作為之後,他的思路最終清晰了,確切地提說:「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這亦暗示詩人會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讓既慈愛又有大能的神引領他渡過困苦的日子。

請留心,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轉接位有「細拉」,是音樂停頓的表達;「停頓」,不是時間停住,而是時間的流去。或許,當中不知道需要多少個寒暑、多少個散漫的白天,又多少個淚濕枕頭的晚上。當我們面對沒完沒了的苦困、捱完一年又一年的艱難,還未見到出路時,難免會自憐,覺得我們快要被淹沒了,眼前的黑暗是何等的大呢!然而,神的恩典從不離開。

在詩篇77篇,當詩人開始從自憐和自怨自艾到轉眼仰望主,追念至高神顯出能力的作為(10節),他的心就開始轉化過來,在困境中看見主。原來,不是因為外在的環境改變了;詩人看見曙光,也不是因為詩人經驗神的安慰,而是詩人選擇在困境中「追想」神過去的恩典和作為,轉眼仰望耶穌,繼而重拾信心和力量。

弟兄姊妹,慈憐的神正等待我們轉眼仰望祂。讓我們選擇專注於神大能的作為,信心再次被建立,以致我們經驗到從神而來的釋放和拯救。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