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

單單因為,我們是祂最愛的人
日期﹕2024年08月30日
 
最近正在拜讀盧雲(Henri Nouwen)的著作《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The Way Of The Heart: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Desert Fathers And Mothers),其中一章「獨處」的內容非常發人深省。

作者首先指出,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正受環境影響,包括基督徒,都習慣以世界對自己的期望來生活 — 如果身處的地方認為賺錢重要,我們就拼命賺錢;如果自身的群體注重交際,我們就花最多的時間去結識朋友;如果社會普遍共識活到幾多歲就要有怎樣的成就,我們就無論犧牲多少都要有出頭天!形形色色的期望,塑造着我們的自我形象,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假我」。為了成就這個「我」,並且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就會不斷做着世界所期望的一切,同時拼命保持忙碌。

這種一直推動人的動力,作者稱之為「強迫性的驅動力」,意思是,我們為了活出世界對自己的期望,因此強迫自己,不斷做着連自己都沒有深思過是否適合自身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產生兩種情感 — 憤怒與貪婪。之所以「憤怒」,是因為那個正在以世界價值來建立自我的自己,不但沒有得到肯定,還被要求改善或遭受批評,那份正在建設中、卻又脆弱不堪的自我價值就會感到被傷害,因而產生憤怒,甚至不斷自我游說:「這些人胡說八道,根本不了解我!真可惡!」另外,之所以「貪婪」,其實不難理解 — 為了滿足世界的期望,人們每日拼命地做,明明自覺不行了,還是想得到更多認同,因此一刻都不能停下來。憤怒與貪婪的情感,為人帶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人逐漸失去憐憫的心 — 所有向自己提出意見的人都是敵人,並且每一個身邊的人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試問誰會為那些看似與自己對着幹的人動起慈心來呢?人因此被自己孤立起來,活得痛苦不已。

有見及此,作者呼籲我們,如果想活得真正自由,並且從這種「強迫性的驅動力」中釋放出來,就必須回到每一個人生命的原點 — 那位創造我們的神當中。藉着獨處,放下從世界而來、安裝在自己身上一切的裝備,脫去由世界價值拼命建立起來的那個「假我」,透過悔改,赤裸裸地回歸那位創造我們,又深愛我們,並且賦予我們價值的神當中,重新做回那個衪為我們預設、最適合我們、最能真正滿足我們的「真我」。

注目耶穌,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因為祂不用我們做得怎樣出色才來愛我們。無論我們活得好不好看,祂還是無條件地愛護、接納、肯定我們。

您知道嗎?單單因為,我們是祂最愛的人。

 
 

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IGT).

免責條款 & 私穏條例聲明                   ©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